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返回学院首页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

从民众中走出来的人民领袖——品读“习近平在福建系列访谈录”心得体会(二)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0-05-20    浏览次数:363

书记抓“鱼”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福建沿海居民长期以海洋捕捞为主业。改革开放之后,海产品市场需求日益旺盛,随着渔业快速发展和捕捞技术进步,海洋捕捞过度,福建沿海渔业资源濒临衰竭。许多渔民都处于待业状态,无以生计,船只大量闲置,有些地区的渔民因此而揭不开锅。那么,海洋渔业怎么办,未来怎么发展,就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在“访谈录”中我们看到习近平同志重视渔业的发展,抓“鱼”抓到了点子上。

在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习近平同志根据闽东渔民以外海捕捞为主,人工养殖业落后,经济效益比较低的实际情况,大力推广渔业养殖,包括对虾养殖和黄瓜鱼养殖。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黄瓜鱼养殖,黄瓜鱼实现人工养殖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习近平同志为之付出了不少心血。

黄瓜鱼也叫大黄鱼,俗称黄花鱼,盛产于霞浦官井洋。这里的百姓,搞好养殖业,能解决半年的粮食。但是这一时期的黄瓜还都是野生的,没办法进行人工养殖。习近平同志对干部们说:“这是我们闽东很重要的一个资源,既要把它保护好,也要把以养殖业为代表的海上经济带动开发起来,让老百姓都富起来。”发展黄瓜鱼养殖业,攻克人工养殖技术是关键。习近平同志当机立断把黄瓜鱼育苗繁殖纳入星火计划的项目当中,专门组织对海洋产业领域比较熟悉的专家进行攻坚。经过科研攻关,在他离开宁德不久,这项技术取得了突破。黄瓜鱼养殖业遂在宁德沿海发展起来,成为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这才有了如今的“中国大黄鱼之乡”!

从宁德调任福州市委书记后,习近平同志仍然非常重视渔业,率先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为了解决渔业的发展问题,习近平同志派分管干部带队到海南、印度尼西亚去实地考察。印尼渔业资源丰富,捕捞技术和船只方面比较欠缺,刚好与福州方面形成互补,在渔业上的合作大有可为。此时,中印双方在捕捞上的合作,北京方面已经批了3支队伍,但皆因印尼情况复杂,迟迟未得到落实。福建在印尼华侨众多,具有天然的合作优势,中国驻印尼大使钱永年对此表示支持,他建议福州方面抓紧商议并报批。习近平同志得到分管干部的汇报,第一时间回复说:“做啊!要做好,要处理好各种关系,使合作能顺利进行。”事关福州渔民的生计,事关市民餐桌上的营养,事关福州海洋经济的发展,习近平同志十分重视与印尼方面的远洋捕捞合作。在干部不能兼职和合作方要求必须有兼职干部相矛盾的情况下,他把握好政策的原则性与工作的灵活性,特事特办批准分管渔业的干部担任合资企业的名誉董事,消除印尼侨商的顾虑,促成双方合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又经市委常委会议对兼职干部进行严格的约束。

在习近平同志的大力支持下,不久之后,连江县20艘渔船起航,第一次进入印尼海域进行捕捞作业,成为福州渔民进入远洋捕捞的第一支船队。进入印尼海域的远洋捕捞作业随之大规模展开,快速解决了福州渔民“火烧眉毛”的生存问题。福州远洋合作捕捞,不仅解决了本地的问题,还在全国起了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由此,中国的渔民开始在政府的组织下,大规模地走出国门,开始了从近海到远海的合作捕捞。

远洋捕捞只是福州渔业发展的道路之一,习近平同志还大力发展福州沿海的渔业养殖。在他的组织和支持下,黄花鱼、海蚌等名优水产品人工养殖科研攻关纷纷取得成功,渔业养殖品种越来越丰富,规模越来越大,福州连江一跃成为全国水产第二大县。产量提升之后,习近平同志又倡导深加工业,大大提高了水产品的附加价值,增加了百姓的收入,促进了渔业的良性循环,使得福州海洋经济得到长足发展。这不仅解决了福州沿海地区百姓的脱贫致富问题,也丰富了福州市民的“菜篮子”,解决了福州市场需求的大问题,同时也为福州海洋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多年后的今天,再看福州海洋事业的发展历程,习近平同志当年对渔业的重视,可谓是“海上福州”的一个精彩注脚。

书记抓“鱼”的故事值得我们好好品味:因地制宜,站得高,看得远,实实在在做事,事业就能兴旺,人民群众就可以得“鱼”。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瑞红)


 
Copyright @2013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 | 地址:福州大学城联榕路8号 邮编:350108
联系电话:0591-83760485 传真:0591-83760749 闽ICP备06008697号 | 网站设计制作:现代教育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