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双创政策盘点:抢人抢技术全国大征战,升级版成关键词

发布时间:2018-09-25来源:商学院作者:动态浏览次数:254


  受全球范围内经济增长下行、市场环境不明朗的影响,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不够,高层次人才短缺,科技创新动力不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问题更加突出。在这些压力下,实现经济突破发展,必须依靠科技人才进步和制度与生产的全面创新。

  我国率先从国家层面积极深化创新创业改革,打造“双创”升级版,加大“放管服”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从整体上来看,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在政策调控力度上空前加大,着重从税收减免、资金奖补、融资支持、人才培养与引进、企业培育等方面入手,扶持创新创业,减轻中小和小微民营企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受到的冲击和负担,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据创头条(Ctoutiao.com)不完全统计,2018年中央和地方新发布的涉企政策信息有3000余条,数量上较2017年翻了一番。我们对此进行了梳理总结,并基于创新创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希望为企业投资经营及各地方创新创业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建议。

2018年,在国家“双创”升级主题和“几家抬”思路推动下,全国掀起创新创业热潮,一方面产业结构亟待向高水平迈进,另一方面企业发展向有关部门要政策成为必需。Jnb中文科技资讯

  随着全球人才、资本流动速度的加快和海外项目的大量涌现,以及杭州等数字化城市的崛起,优秀人才和资本有了更为丰富的选择,各地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扶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吸引优质项目和高端人才落地。

  根据统计数据来看,沿海发达地区竞争尤为激烈,以上海、山东、广东为首,高频重磅奖励,设立多条专项资金和发展基金,促进企业投融资,加强企业培育,推出住房、贴息等政策优惠,鼓励人才创新创业,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进程等,吸引优质资源集聚。作为西部金融中心,四川省也大力营造优良环境,打造经济发展高地,成为内陆独秀。

在过去一年,全国涉企政策领域分布中,科技创新尤其是重大科技专项成为各地发力制高点,各地区在高端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积极鼓励科技研发,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创业大赛遍地开花,且赛事范围不断向海外扩大。

  同时,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企业政务服务上云上平台,疏导金融机构积极采取对民营小微企业的支持举措,搭建校企合作和人才引进平台,极大降低了企业融资压力及经营成本。

从全国涉企政策福利上来看,首先,为顺应高质量发展,各地在创新、立项、研发、人才引进、企业孵化培育等方面的资金奖补政策,居于各项福利之首,无论是政策数量上还是补助金额上,都创近年新高。其次是企业贷款、购置设备、用房等政策补贴力度加大,企业免费培训机会陆续增多。

  但在税收减免方面,涉企政策占比较小。2018年,央行和财政等部门先后多次调整减税力度,缓解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预计2019年,减税降费还将持续加大。但即便如此,仅依靠政策疏通,保障银行这一主要参与机构的放贷规模和探索新型融资支持方式远远不够,长期来看,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还需要不断创新金融模式和增进技术贷后风控等。

几年来,民营中小微企业长期面临融资难题,因此也成为中央到地方的重点关注对象,今年国务院会议多次强调,大力通过减税降费,支持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融资。其中,科创企业培育纳入各地区重点战略计划,成为各地产业转型的突破口。

  而随着我国经济向高水平迈进,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成为重点行业、领域的必争优势。在过去一年的人才政策中,高层次人才、专家、团队不但可享受住房和生活补贴、子女教育、医疗保障、股权投资或债权投入等多项配套待遇,优秀人才甚至可被提拔为党政机关领导干部。

  此外,作为营造创业者聚集效应、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的特殊载体,企业孵化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去年12月份,科技部出台新修订版《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首次将众创空间纳入管理体系,对单位面积孵化强度和从业人员职业化要求提出更高标准。各地有关政策也对专业化孵化器给与了大力扶持和奖补。